保守性牙周病之非手術治療後續之缺牙處理

這位患者到別診所時,醫師認為他有全口牙周病,建議至醫院治療,托別人介紹,至本院評估牙周病治療
術前的評估:
一、全口X片
二、根尖及咬翼片
三、口內照相
四、牙周囊袋記錄
五、危險及癒後因子評估
牙周病的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二、手術治療
三、植牙、矯正、膺復等治療
患者有許多缺牙,口腔清潔不良等問題,因此先進行牙周病的第一階段治療,待牙周情況獲得初步控制,再進行矯正期的相關處理。
這位患者經第一階段非手術治療(牙根整平術、藥物控制、口腔衛教等),一年後評估,牙周病已獲得大幅控制,後續由於有缺牙等問題,因此得進行人工植牙等進階治療。

治療前之口內照,牙齦多處發炎、紅腫,牙齒動搖

治療前全口X光,主要為上顎後牙局部嚴重牙周病

準備治療前根尖及咬翼片,可做為後續之評估與參考

由此可了解患者之長期牙周危險因子分析-集中於牙周囊袋

上顎電子式牙周記錄,後牙中度牙周病

下顎電子式牙周記錄,輕度至中度牙周病

牙周紀錄總攬

術前口內清潔情況

口腔清潔改善情況(65%)

治療後牙周囊袋記錄-上顎,僅後牙區仍有局部深度囊袋

治療後牙周囊袋記錄-下顎,改善情況相當理想

不管流血、深度等皆有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