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矯正方式將牙根拉出來增加臨床牙冠長度,並可調整牙齦高度和鄰牙協調,但須加上矯正額外的時間及費用,且必須經過審慎的檢查評估才可達到可預期的美觀。
強逼萌出是刻意給牙齒一冠狀方向的力量,對牙齦及牙周韌帶產生拉扯之張力,拉長了牙齒及齒槽骨之間的牙周韌帶及牙齦纖維,使牙齒及牙周組織產生冠狀方向的移動,在張力區的齒槽骨壁產生新生骨 沉積
強逼萌出最早是用於治療單獨的牙周骨下,目前還可用於治療(1)牙齦下或骨下之牙根在冠狀三分之ㄧ以上牙齒的病變:包括蛀牙、牙齒斷裂、牙根吸收、牙根破損等(2)補綴物侵犯到生物性寬度(3)不適合手術拔牙的病患所做的慢性拔牙,(4)植牙區硬組織及軟組織的塑型22-23 (5)阻生齒及外傷 。
強逼萌出可分為快速和慢速兩種類型4 ,慢速(1-2 mm/月)齒槽骨會跟著牙齒往冠狀方向移動,臨床牙冠的長度不會改變,之後須再做牙周手術做骨頭及牙齦的修整;快速強逼萌出(3-4 mm/月)因為速度太快,牙周纖維受損,類骨質形成受限,因此齒槽骨不會跟著移動。軟組織的改變通常在穩定期才出現,拉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軟組織的改變就會越慢才出現,一些學者提出在快速強逼萌出術時可合併齒槽骨脊上牙齦切斷術來限制齒槽骨及牙齦往牙冠方向移動, 可減少復發及維持期的時間 。強逼萌出的力量不可過大(25-30g)才不會對鄰牙造成下壓內縮的 (intrusion)力量及造成牙髓壞死。一個成功的強逼萌出案例有四個重要得因素:病例的篩選和牙根的準備,適當的矯正力量,萌出後的穩定,膺復物的製作 ,必須由根管治療科,牙周病科,矯正科, 膺復科共同的完成。
病例的篩選 1. 牙根受創的情況:為了達到理想的生物性寬度及環箍效應,健康的齒質必須距離齒槽脊至少 4-5mm,因此受創處不要遠低於牙骨質牙釉質交接處或齒槽脊,通常斷裂處在齒槽骨下2-3mm就不會 考慮保留牙齒。 2. 牙根的長度:必須預先預測強逼萌出後牙冠跟牙根至少能維持1:1 。 3. 根管直徑的大小:根管直徑不可大於牙根壁的厚度(牙根直徑的三分之ㄧ),和之後根柱的成功 率有關 。 4. 牙根的形狀:牙根若在齒頸部太細或突然收縮,則將來的 復物的形態美觀會受影響,且容易有開 放式楔隙產生 。 5. 牙根的健康:有鈣化根管,急性或慢性根尖病變,牙根吸收等都不適宜做強逼萌出術。 6. 兩側鄰牙的健康:兩側臨牙是否存在或是否有補綴物會影響強逼萌出的設計,固定式的矯正器必須在 兩側各黏兩顆牙,要考慮是否要使用活動式裝置2 。 7. 咬合方式:會影響強逼萌出矯正裝置的設計和之後維持器的設計。 8. 牙齒在齒列或全口 復物中的價值 9. 病患年紀,唇線高度 . 病患意願、瞭解程度及配合程度矯正力量與萌出後的穩定 強逼萌出的力量不可過大(25-30g),並要控制 力量沿著牙齒長軸,穩定期是為了等牙周組織重塑及預防拉出來的牙齒位置回復,通常拉出1mm需四週的穩定期 。 膺復物的製作在膺復物製作前須評估是否有達到生物性寬度及環箍效應,並評估牙周的狀況是否需做牙周骨頭及牙 齦的手術調整來達到和鄰牙的協調。此病患將舊牙冠拆除後即發現臨床牙冠太短,若依此做膺復物,沒辦法維持良好的生物性寬度及環箍效應,但牙根長度還夠(16mm)牙根壁也夠厚,且病患有強烈意願將牙齒留下來,而牙根的形狀在齒頸部無突然內縮,根尖發炎在做根管治療後也已改善,牙齦高度和臨牙不一致,較往根尖,牙齒位置往頰側偏移,因此決定以矯正強逼萌出並改正牙齒的位置與角度,且將骨頭與牙齦一併拉出。經三個多月拉出4mm,並經過三個月穩定後,評估牙周狀況不須再修整,最後做上全瓷冠達到病患美觀上的要求結構破損至牙肉處
利用矯正將牙齒拉出數毫米
膺復物的製作在膺復物製作前須評估是否有達到生物性寬度及環箍效應,並評估牙周的狀況是否需做牙周骨頭及牙齦的手術調整來達到和鄰牙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