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病變之癒合
根管治療非手術牙髓治療
發表人永信牙醫診所
發表日期104/05/20
根尖病變之癒合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牙齒根尖部及其周圍的組織,包括牙骨質、牙周膜和牙槽骨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感染性病變的總稱。大多數由牙髓壞疽而來,一部分因急性根周炎未經徹底治療而轉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多無症狀,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轉化為急性根尖周炎或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發作,因此,慢性根尖周炎常有反復疼痛、腫脹病史。治療以消炎、止痛、開髓減壓保存患牙等治療。

發病機理: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特別是感染牙髓,感染可存在于主根管、副根管和牙本質小管中,主要以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特殊菌則少見。外傷也是其重要原因,根尖周組織受到猛烈的創傷可造成根尖周炎症,創傷長期給根尖部牙周組織過大的壓力,也可引起根尖周炎症。如藥物使用不當或藥物刺激根尖周組織等,可引起化學性根尖周炎。

臨床症狀:首先該症有根尖肉芽腫,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有時感咀嚼不適,咬合無力,偶爾在敲有感覺,牙齒可能變色肉芽腫可以發生在根尖底部,也可以在根尖周圍肉芽組織的周圍常有纖維膜與牙周膜相連接。另外,還有慢性根尖膿腫 (慢性牙槽膿腫),肉芽中心部分細胞壞死、液化,形成膿腫。慢性牙槽膿腫可以由急性牙槽膿腫得到引流後轉化而來。當急性炎症消失後,根尖部存留的膿液被周圍的纖維結締組織所包圍。膿腫常穿過牙槽骨及其粘膜,而在口腔內形成廔管,有時也穿通皮膚成廔管。再有根尖囊腫,可由急性或慢性牙槽膿腫發展來,由於囊腫發展緩慢,一般無自覺症狀,逐漸增大後可使鄰骨外壁隆起、變薄,觸之有乒乓球感。

診斷:慢性根尖周炎的診斷可以根據病史、牙色、活力、廔管X光片等,得出正確的診斷。大的囊腫應與造釉細胞瘤鑒別,造釉細胞瘤與感染無關,且多為多囊性。

輔助檢查:X光片顯示根尖周有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透影區或顯示根尖周有彌散性透影區,邊緣不整齊。

治療:治療根尖周炎時,首先應消除急性炎症和止痛、在漿液期和根尖膿腫階段時應儘量設法從根管引流。以開放患牙髓腔,利於引流。切口引流在局麻下進行,必要時,放置引流條。多數患牙在治療後,自覺症狀可消失,廔管可封閉,尖周透影區可癒合,功能可恢復。炎症消退後,根據情況進行口腔專科治療,如根管治療術或牙鏈塑化治療,如根管治療術後根尖周病變久不癒合時,可施行根尖切除術或尖周刮治術。必要時可採用牙再植術,如患牙缺損較大不能修復者,可予拔除。

預防:避免牙齒受傷蛀牙等,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


 

因蛀牙等原因,導致牙髓被侵犯,根尖病變等


 

第一步,根管治療完成


 

大約6-9個月後根尖病變癒合

多數患牙在治療後,自覺症狀可消失,瘺管可封閉,尖周透影區可癒合,功能可恢復。炎症消退後,根據情況進行口腔專科治療,如根管治療術或牙鏈塑化治療,如根管治療術後根尖周病變久不癒合時,可施行根尖切除術或尖周刮治術。必要時可採用牙再植術,如患牙缺損較大不能修復者,可予拔除。